星期四
2011年07月21日

我的云商汇〗〖免费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已超去年全年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已超去年全年
-编辑:曹菊花[20110629]   来源: 2011-06-29 C01

http://news.ynxxb.com/content/2011-6/29/N95374647645_3.aspx

回顾上一季,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继一季度创下发行累积规模4.17万亿,同比172.52%的爆炸式增长后,二季度有望再次刷新纪录。

据Wind数据统计,4~5月,各银行累计发行各类理财产品3252款,同比增长168%。随着年中存贷比考核将至,银行在6月20日新一轮的“提准”后,饥渴感越发明显。不少新发售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更是节节攀升。“这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考核等不无关系,信贷不断紧缩,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成为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途径。”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财富中心负责人表示。

外币产品 澳元一枝独秀

在外币银行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能与CPI抗衡的唯有澳元类理财产品。根据相关检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澳元类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88%、5.33%、5.67%、5.14%、5.24%,跑赢了CPI,成为市场焦点。

据普益财富检测数据显示,5月,10家银行共发行175款外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其中,美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64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2.86%;澳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31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5.29%;港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30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2.49%;欧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31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2.29%;英镑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1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2.21%;日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7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1.77%;加元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款,平均预期年收益率1.00%。

此外,本月还发行了2款1年以上期外币债券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3.75%。在这2款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4.00%,最低3.50%。

澳元产品的高收益一方面源于澳洲央行较高的存款利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澳元这一国际商品货币的看好。”工商银行南屏街支行理财人士认为,虽然最近一个多月,由于贵金属、石油等商品价格大跌,澳元对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但从中短期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会有明显变化,美元跌势还未结束,以澳元、加元为代表的非美元外币仍有上升空间。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尽管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十分可观,但这类产品比较适合持有澳币的投资者,对于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将本币换成澳币投资会增加汇率风险。

产品规模,半年超去年全年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8057款,已超过去年全年发行量的80%。银行理财产品预估发行规模达到8.25万亿,而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为7.05万亿。

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季度,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额是50亿,而截至5月末,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金额是150亿,是一季度的3倍多。而进入6月之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日销售量仍以每天10亿的增量在增加。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商业银行上半年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8057款,预计发行规模达到8.25万多亿元。其中人民币债券市场类产品达3315款,占42.01%;外币债券市场类产品1155款,占14.64%;债券类产品257款,占3.26%;结构性产品241款,占3.05%;票据资产类产品162款,占2.05%;其他类产品2761款,占比34.99%。

记者同时注意到,进入二季度后,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量、发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和预期收益率都不断攀高。

据普益财富5月月报显示,5月,6个月期以下产品发行量占比上升。3~6个月(含)期产品数量环比(下同)涨2.81%;1个月(含)期以下产品市场占比涨0.34%;1~3个月(含)期产品上涨0.88%。无固定期限产品市场占比降0.12%,6个月至1年(含)期产品降2.97%,1年以上期产品降0.95%。

5月,3个月至6个月期信贷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上涨明显,5家银行发行信贷类产品33款。不区分期限,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9%,较上月涨0.12%。其中,1~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41%,预期收益率最高4.80%,最低4.20%;3个月至6个月(含)期产品发行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79%,预期收益率最高5.00%,最低4.60%;6个月至1年(含)期产品发行1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5.14%,预期收益率最高5.90%,最低4.60%。

此外,超短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上涨。5月,42家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类产品654款,不区分期限,平均预期收益率3.84%,较上月涨0.07%。其中,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共发行25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2%,较上月涨0.13%。在这254款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为5.20%,最低1.64%。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市场预期未来央行稳健性货币政策保持不变且信贷政策也偏紧,故3~6个月期信贷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上涨明显。但记者发现,真正能跑赢CPI的寥寥无几。有关统计显示,5月份到期的1276款理财产品中,仅有50款产品的到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5%以上,其中有27款人民币产品,23款澳元产品。收益率较高的人民币款产品多为证券投资类、信贷类、股权投资类、票据资产类以及组合投资类。澳元款较高收益率产品均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或组合投资类。

今年4、5月份CPI数据分别达到5.3%、5.5%,而6月份的CPI或将再创新高。可见,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调再调,常常打着抗通胀的旗号,但“名副其实”的其实很少。

瓶颈出现 银行寻找新噱头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日均存贷比考核……一系列政策的叠加使商业银行面临日趋紧迫的资金压力。“若全面实行日均存贷比考核实施后,银行对存款的渴求将会更加迫切,借助发行理财产品的方式揽储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手段。在没有出现更好的揽储方式之前,短期理财产品发行仍是主流。”一监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昆明分行CFP理财师也告诉记者,今年客户经理、理财师和各部门主管都有存款任务,其中理财产品的销售量也在存款业绩的考核范围之内,作为月末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个金部负责人分析, 2011年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会改变,银行在利率上大的方向不会有变化,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占据主导地位。

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也一举超越股票、基金,成为理财市场的最主流产品。

据银率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募资规模已经从2007年约4000亿元猛增至目前7万多亿元,仅今年前5个月就发行7000多款,规模超过5万亿元。而今年1-5月份新增贷款不过3.53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公募新基金的募集资金仅为 1630.91亿元,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零头。由以上数字可以对比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募资之巨大。

但也有不好的苗头出现,“发行短期、超短期产品,由于募集期与赎回等步骤的时间耽误,使得越来越多客户开始放弃,选择国债或基金类产品,这样对银行冲击十分大。”业内人士坦言。在此背景下,“银行已开始发行滚动投资系列的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投资者无需办理续期手续,即可将投资自动滚入下期产品。以此手段作为新的吸引点。”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发行的聚汇宝B计划1001号1号美元滚动理财产品和2号港币滚动理财产品,期限为1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周期,到期后自动滚入下期投资,保本固定收益。中行发行的人民币、欧元、澳元等系列自动滚续系列产品投资原理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银行能有效利用资金,而且投资者可以借此避免资金闲置。

此外,为了产品销售,银行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新闻点”,本月再次提准之后,记者走访昆明市多家商业银行发现,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又把三季度将面临加息的预期拿出来炒作。“三季度有必要加息并有很大可能。加息上的踌躇更多来自国际层面,美国QE2行将结束,即便未来不推QE3,美元利率仍可能被压在低位,加息可能引发热钱流入。”一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判断外部风险可控,央行应果断加息。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昆明分行理财师告诉记者,在银行面临年中考的时点,超短期理财产品是销售主力,加息不可避免成为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最好利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等6月份过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将会回落。

疯狂难止

火爆背后藏隐忧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热潮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依然不会冷却下来,至少在今年下半年。

“二季度延续了去年以来短期、超短期产品主打市场的格局,且预期收益率一路向好。部分银行推出的1-2天的产品,其年化收益率可达3%-6%,有的甚至还可突破7%。接下来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高收益的趋势还将明朗。”一业内人士指出。

建行云南省分行财富中心CFP理财师余云川分析认为,今年理财市场成井喷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CPI的不断攀高,股市、楼市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央行的不断提准致使银行资金面紧张以及日均考核的实行使得银行理财产品迅猛发展。因此,日均存贷比考核开始后,中小银行通过将理财产品设计到月末到期变为存款的方式可能不再管用,还是得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才能保证存贷比达标,银行对存款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而发行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日常方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其实一些隐忧也逐渐显露。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事实上是将银行的贷款从表内移至表外。我国的金融系统中事实上已经出现这样一个不受到太多监管的体外金融市场,即由各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储户资金的方式,将本来属于自己的贷款业务“购买”下来,并通过自身的信用来连接储户以及贷款方。

“如果央行不愿意提高基准利率,在实际负利率更加恶化的情况下,这个‘体外系统’,将会更加庞大,从而加大银行系统风险。”业内人士直言。

稿件统筹:本报记者 杨东照

采写:本报记者 马苗 张茜



附件
留言/评论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关键字:[ynxxb]
相关新闻